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09的文章

概說落入竿、前打竿的區分...

圖片
落入、前打的竿子在後來就沒有分很清楚了,不管是竿先的硬度、腰身的硬度感覺起來不相上下,早期是有區隔的, 落入會用目印來判斷魚訊,竿先的敏感度就不是那麼的需要 ,但是也不會太硬,當目印完全沉了之後還是需要竿先做次要魚訊判讀。 落入釣法需要經常做提起放下的動作,竿子設計會感覺起來從竿先到手柄節這段距離傳達給人的感覺是硬挺的,為的是方便做提起目印的動作。  打個比方,拿烏鰡(青魚)竿跟溪哥竿,分別從三米左右深度拉起一隻蝦,從水裡面拉起來就可以感受出手的負擔性溪哥竿會比烏鰡大,原因很簡單,越軟的竿子在提竿的時候,手的出力會先被竿子所消耗掉,剩下的力量才會作用在釣餌上,以至於會感覺到很難把釣餌拉提 。 落入竿比較硬的理由還有一個,如果竿身偏軟,目印長度加上彎曲的量,會等於鑽洞,就是揚竿瞬間魚線繃緊勾到魚,當魚開始跑把釣竿拉彎到有硬度(力量)的竿節,這段距離跟時間會造成鑽洞、脫鉤,所以,這段長度彎曲的行程當然是越短越好,最好是繃緊馬上就到釣竿有力量的部位搏魚起魚。  簡單說,落入用的目印也算是滯線,這條滯線無法收短,竿子如果不是先調子又硬,就會有操作上的不良處。 <落入竿曲線>    前打的部分,應該有人說前打是釣肉粽的!!  十幾年前看的雜誌、書籍、錄影帶,幾乎都很少介紹到肉粽場,都嘛是直落堤、磯場、沖堤,有肉粽場也是很整齊又小顆的肉粽,不會像台灣肉粽都亂丟,危險得要命,有漂亮的堤防,誰會去賣命。  前打的竿子也沒看到單手操作的,也都是斜斜的伸出去接近海面,有信號時揚竿,因為竿子長,提竿這個動作的垂直距離幅度很大,大到已經吃到釣竿硬的部份把魚拉出來。    因為前打判斷魚訊主要靠竿先,所以竿先柔軟度較落入竿佳,揚竿的動作下,釣竿前面垂直距離變化已經大到讓釣竿吃到硬的節,足夠克服黑鯛的衝力,所以不需落入竿的硬。 以上是過去式的東西給我的感覺,現在呢??  分法就沒那麼的龜毛,最常見的分類法, 長度 。  不管是哪一間,幾乎都是以五米為一個界線,五米以內的稱落入,超過五米的叫做前打,就是以操作性跟攻擊目標點來分!!      落入大多是釣高潮線到低潮線以下目印長 ,貝類、螃蟹都在這個區域活著,說實在的竿子不太需要長,最常用的目印長也只不過2~3米,有些岸離水面較高的商港防波堤有需要用到五米長度,不過太長的竿子不好操作、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