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輔助鉤綁法,用鉤針

  IMAG0597.jpg


今年是我的船鐵板釣第一年,而且只是小搞搞,中大搞搞還沒機會去,目前只有綁鉤子的功能而已。  小搞搞尾聲了,看看有沒有機會換去中搞搞,訂了一批零配件,分享一下中搞搞鐵板輔助鉤綁法,使用鉤針,鐵板是SENECA的太平洋狙擊手90克,鐵板鉤組長度預計SENECA的太平洋狙擊手90克跟120克共用,請參考。


 


 


①第一步,先準備好所需物品

防咬線50號
培林轉環7號⋯⋯
O型實心環7號
9號鉤
路亞環9號
鐵板一支
繞線器
三秒膠
鉤針

 IMAG0589.jpg


 


②拿鉤針從中空防咬線中間穿入


IMAG0599.jpg


 


③快到一半的時候穿出


IMAG0603_BURST003.jpg


 


④防咬線另一端穿過實心O型環,再用勾針鉤住尾端,穿入防咬線


IMAG0595.jpg


 


⑤拉緊後即變成這個模樣


IMAG0596.jpg


 



⑥鉤子用單節固定即可


IMAG0591.jpg


 


⑦調整好所需長度


IMAG0592.jpg


 


⑧裁掉過長尾端後,用線把尾端繞起來,避免防咬線在頻繁晃餌後單結鬆掉


IMAG0593.jpg


 



⑨點上三秒膠固定,單結到管附洞不可點,據說會造成強度下降。 線結會鬆掉的原因是打結處在晃鐵板的時候一鬆一緊造成防咬線表面咬不住而滑掉,目前我是纏線點快乾,當然也可以用熱縮管把線結包起來,重點就是不要讓打結處滑動。


IMAG0594.jpg  


 


⑩完成品


IMAG0597.jpg   


 


下圖這是GAMA目錄翻拍,也是單結搞定,沒用熱縮管,但是尾巴有用線綁起,當在朗鐵板的時候,線結會鬆掉又拉緊,但是因為尾巴綁起來就不會滑動,緊的。


鐵板輔助鉤鉤針綁法11  


 


<備註>


是否一定要像我這麼『厚工』把尾巴纏起來點三秒膠,在家綁才會這麼的功夫,在固定的步驟也可以打雙套,雙套就不怕線結會滑動,另外,也不需要都纏線,用熱縮管也可以,主要重點是不要讓線結產生滑動。綁不綁尾看個人,只要知道為什麼會鬆掉,把那個問題根治就好了。 能夠把線結固定,不就根治滑掉開去的問題,綁尾是個方法,熱縮管也是一個方法。


o環  


留言

  1. 我不知道誰開頭教出K不拉在魚鉤的地方要綁線跟點快乾,我以前也是跟您一樣的做法,常釣才發現真是誤人不淺﹍XDDD

    給您一個建議,去電料行買熱縮管,直接套上去火烤一下就好了,連快乾也免用,強度上無需擔心。一個小時綁個五六十副沒問題,不然遇到容易掛的點,一天開個三四十組還滿正常的,若是都用綁的,天天釣會哭出來﹍XD


    版主回覆:(10/17/2013 02:04:27 PM)

    綁不綁尾看個人,只要知道為什麼會鬆掉,把那個問題根治就好了。 就像文中說的,會鬆掉是因為線結滑動,如果能夠把線結固定,不就根治,熱縮管就是一個方法。 點快乾的部分,市售的防咬線有的在使用說明上有說可點,應該是這樣才會變成大家都點。

    回覆刪除
  2. 對阿,只要根治會鬆掉的原因就好了。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用線綁太費工了。一次出門只會掛個兩三副那無所謂,綁幾副不需要多久。

    可是一天要掛個三四十副時就真的很囧了,晚上回家都在為明天綁鐵板鉤太划不來,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XDDDD


    版主回覆:(10/18/2013 06:00:33 AM)

    是啊!! 一次趕工大量,用綁的會死人。 寫文章分享,很多朋友都跳過過程,直接說結果,這也是我們東方人的毛病。 我的寫作方式,會盡可能詳細寫出重點事項,也會提供其他方法。 所以,綁不綁尾,看個人取捨,熱縮管也可以搞定,用雙套不加熱縮管、不綁尾也有人用。 閱讀或是找答案,我想我們都是不喜歡沒頭沒尾式的內容或是狹隘的內容,我是朝著"我想知道些什麼"來寫。

    回覆刪除
  3. 受教了 :)

    之前常拜讀您 yahoo 的部落格,也獲取不少知識,有鑑於此也該貢獻點自己的經驗才是,但純個人經驗錯誤難免...XD

    1.捨棄培林轉環吧。
    既然是中搞搞,機率再怎麼低還是會有遇上10~20kg左右的青物機會。培林轉環這東西雖然標示的拉力值都挺漂亮,但仍有半路掛點的風險;且若是泡過海水就不再使用,那還能拼一拼,若要重複使用則掛點的機會隨著次數會逐步提高。

    另外,為什麼要用培林轉環呢?優點跟缺點各在何處呢?他的優點是不可替代性嘛?是否能捨棄其優點不用,會否對作釣有影響?思想很久後我捨棄不用。最後不用的原因在於保養與成本,而非會故障脫落之因(換個方式使用可解決此問題)。

    那麼怎麼解決培林轉環最大的敗筆:故障脫落?我的做法是將副鉤直接綁在環眼上,且必須跟前導線綁同一個環眼。這樣做會有缺點就是有時鉤子會爬樓梯(這看綁製者的方式),但除非環眼斷裂否則不會掉魚。若不與前導綁在同一個環眼會怎麼樣呢?淺場使用150g小搞搞,我曾經晃到 owner #4 培林斷裂,鐵板跟鉤子整副填海去﹍個案嘛?並不是,但該培林是重複使用數次。想像一下當暴力操竿時培林轉環必須承受幾kg的力道,承受次數多寡,應該就不難理解其原因。



    2.不要用路亞環連接釣鉤。
    一般經驗來說,釣線與鉤子之間的中繼物品是愈少愈好。因愈多的中繼物件只會增加不安定因素與失敗率。那麼可以直接母線綁鉤子嘛?不行,我們還得掛上魚餌。除此之外呢?我們還需避免水下的釣線磨到礁石或障礙物,故還需要前導線。除此之外不再使用任何東西就可以釣魚了嘛?是的,可以!

    因此我的釣組跟魚作戰時基本上就是 母線=>前導=>實心環=>防咬線=>魚鉤。萬變不離其宗,任何其他的額外配件或物品都不會插入上述釣組之列,只能附掛於其外。這是我個人認為風險最少的釣組,一般常見的方式也是這樣,只在於配件規格的變換。

    而您文中的連接方式為 培林轉環=>路亞環=>實心環=>防咬線=>魚鉤,而路亞環本身不只要承受釣者與魚之間的力道,平時還要承受操作鐵板的作用力,很容易開口導致失敗。這不是不可能,深場200g以上鐵板時,路亞環磅數太低或是品質太差無法回覆彈性,常常晃竿晃到鐵板直接脫落不見是常見的狀況,淺場 50M 玩 150g 時也曾遇過幾次。

    因此以您文中照片來說,建議是將 KEVLAR 線直接對穿於培林轉環的環眼並將前導於其共綁同一環眼,或是直接捨棄培林轉環不用,將前導綁在O型環上(這是一般常見的綁法)。

    而實心O環的部份,鐵板克數 100g 以上時,我建議也不要用,改用鐵板用的八型環,將路亞環與鐵板獨立使用一個環眼,KEVLAR與前導共用一個環眼。就跟使用培林轉環時用法相同。

    Why? KEVLAR 與鐵板共處同一環眼時有個缺點就是長時間下來會因路亞環的撞擊與摩擦導致破損,號數大的 KEVLAR 線只能減慢發生斷裂的時間點並無法完全根除此問題。因此必須常更換或是使用一小段塑膠防咬管做保護,但這樣只是增加麻煩因此當玩 150g 鐵板時我就不使用此方式改採用八型環(非八字轉環)。

    以上個人經驗,有誤請指教 :)


    版主回覆:(10/18/2013 11:47:02 AM)

    ^^ 很受用~~~ 這些都是我沒遇到過的經驗。 逛釣具店的時候有看到8型環,有想過你說的連結方式,強度上會好很多,也不用擔心防咬線破損情況。 培林轉環時在是不便宜,我是沒再回收利用,下水就丟。 有許多狀況,還真的要遇到才了解,現在先有個底,有狀況的時候就知道怎麼去應變了。

    回覆刪除
  4. 忘記補充一點,您備註中所言我有些看法:打雙套還是會脫落,我是遇過才敢說,都沒不脫落方法?當然有,至少要打三圈,那不就跟綁釣鉤一樣了﹍?沒錯,還有缺點,就是線結會變得很大,鉤腹空間會相對變小,因此除非鉤子號數夠大否則不建議。5/0 以下的鉤子還是建議乖乖綁線或用熱縮管。

    另外綁線可以不必或是熱縮管也可以不必,但至少快乾必須要點。線結本身不要點到就好,但這樣能操作整天嘛?不行,長時間下來還是會失敗﹍XD。WHY? 當快乾膠剝落時線就又開掉啦﹍XDDDDDDDDDDDDDDDDD

    我個人認為綁線點快乾是最牢固的方式,但卻也是最麻煩的方式。熱縮管方便,可是小搞搞時鉤子小如 3/0 、1/0 配上#30號以上 Kevlar 對折會有線結處太大倒置能打入魚嘴的鉤腹空間太小,容易脫鉤。故方式百百種,需因時因地使用方為上策。

    最後,有段時間我用綁線的方式時 Kevlar 線是不打結的,直接穿過鉤眼用PE線綁緊後點快乾,很漂亮,強度也夠,但就是搞剛阿﹍XDDDDDDDDDDD 但若是玩鯛魚頭,其實用這種方式挺不賴的。


    版主回覆:(10/18/2013 11:59:35 AM)

    哦~~~~ 方法很多,都會有適用的的方,穿過環眼再綁尾,有人說遇到大的會開去。 鉤腹的淨空間會有不少影響,都要適當的搭配,才不會捉龜走鱉。

    回覆刪除
  5. 感謝2位..鐵板首次下水前的叮嚀.....其實心裡一直滴咕應力終究要通過路亞環..之後的實心環有何意義?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釣前打,出線不順、無法拉輪子出線,不需太過苛求

有關於免責書的設置

落入釣法目印魚訊判斷